我的愛人 曾含淚
將我埋葬
用珠玉 用乳香
將我光滑的身軀包裹
再用顫抖的手 將鳥羽
插在我如緞的髮上
他輕輕闔上我的雙眼
知道 他是我眼中
最後的形象
把鮮花灑滿在我胸前
同時灑落的
還有他的愛和憂傷
夕陽西下
樓蘭空自繁華
我的愛人孤獨地離去
遺我以亙古的黑暗
和 亙古的甜蜜與悲悽
而我絕不能饒恕你們
這樣魯莽地把我驚醒
曝我於不再相識的
荒涼之上
敲碎我 敲碎我
曾那樣溫柔的心
只有斜陽仍是
當日的斜陽 可是
有誰 有誰 有誰
能把我重新埋葬
還我千年舊夢
我應仍是 樓蘭的新娘
這是席慕蓉於1981年3月14日發表,因為看了電視上正在介紹羅布泊,考古學者於裡面掘出千年前的木乃伊一具,據說髮間插有鳥羽,埋葬時應該是新娘。
樓蘭是中國西部的一個古代小國,距今約1600年前樓蘭國消失,只留下處古城遺跡。樓蘭古城地處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北境,羅布泊的西北角、孔雀河道南岸的7公里處。
樓蘭屬西域三十六國之一,與敦煌鄰接,公元前後與漢朝關係密切。
據《史記大宛列傳》和《漢書西域傳》記載,早在2世紀以前,樓蘭就是西域一個著名的「城廓之國」。它東通敦煌,西北到焉耆、尉犁,西南到若羌、且末。古代「絲綢之路」的南、北兩道從樓蘭分道。
2005年4月4日,趙成文教授赴北京辦案,在北京從《樓蘭千年的傳奇和千年的謎》一書作者之一梁越手中,得到有關樓蘭美女的圖片資料。
該資料上的“樓蘭美女”是舉世聞名的鐵板河女屍木乃伊,人稱“樓蘭美女”。
曾在2004年4月復原了一個“樓蘭美少女”的趙教授,在拿到圖片時非常激動,返回沈陽後,他立即帶領助手投入研究。
據趙教授介紹,他首先將樓蘭美女的顱骨X光片掃描進電腦,然後根據繪畫中的“三庭五眼”理論,用4橫5縱的9條直線確定五官位置和大小。
之後,參考出土時為樓蘭美女屍體拍攝的照片,以及相關資料,將相關信息輸入趙成文教授自己研制的“警星cck-3型人像模擬組合係統”內,再按照人體解剖學和人類學原理,從這個係統的部件庫中尋找與樓蘭美女顱骨相匹配的五官部件。然後再運用美術、醫學等知識進行制作。
此次還原中,趙教授非常注重形象寫性:年齡35歲左右,是一個成熟的女人,眼睛深凹且有神,大眼睛,高鼻梁,鼻尖而翹,薄薄的紅唇,下頦較尖,顴骨略高。並把氈帽改成白色羊絨帽,帽上插有3根雁翎,頭發棕紅色,並增加了長度,身著粗線混紡上衣,側身姿勢,略左側,與右側頭發呼應。
構圖形成後大家發現,這是一個十分俊美,卻帶有著濃重憂鬱氣質的中年美女。
是迄今為止新疆出土古屍最早的一具,距今約有三千八百年的歷史。科學測定該女子死時為四十五歲左右,生前身高1.57米,現重10.1千克,血型為O型,出土時她仰臥在一座典型風蝕沙質土臺中,墓穴頂部覆蓋樹枝、蘆葦、側置羊角、草簍等。古屍身著粗質毛織物和羊皮,足蹬粗線縫制的毛皮靴。
髮長一尺有余,呈黃棕色,卷壓在尖頂氈帽內,帽插數支翎,膚色紅褐色富有彈性,眼大窩深,鼻梁高而窄,下巴尖翹,具有鮮明的歐羅巴人種特徵。
這首詩,其實滿特別的。
雖然,我不是第一次看見以第一人稱來作描寫的詩,
但,這是第一次,我看見木乃伊在為自己的「重見光明」而出聲。
我想,幾乎沒人想過要為那些已塵封百年、甚至千年的木乃伊,說些什麼吧!
我們所看見的,是木乃伊所具有的歷史價值,
研究其身份背景、研究當代的醫療技術、研究其八卦緋聞... 連祖宗十八代,都不得安寧。
從沒人想過,這些木乃伊倒寧可重新埋葬、做著舊夢,也不願成為博物館裡供人指指點點的展覽品,
然後被人看過,笑一笑,轉頭便什麼都遺忘了...